南市湿地保育朝生产×生活×生态 三生共荣努力
发布时间:2022-04-04
【大成报记者于郁金/台南报导】国际级保育候鸟黑面琵鹭在台南曾文溪口湿地、四草湿地、学甲湿地度冬,更稀有鸟类诺氏鹬、琵嘴鹬也相继出现在七股盐田湿地度冬、觅食,凸显台南湿地环境良好。市长黄伟哲表示,市府将持续进行湿地保育及栖地优化,朝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荣”方向努力,运用生态带动湿地旅游,为地方产业带来商机。
台南市有全台唯二国际级重要湿地,分别为曾文溪口湿地、四草湿地,另有盐水溪口、七股盐田、北门、八掌溪口、嘉南埤圳、官田等6处国家级重要湿地,不仅生态多元且各具特色。
黄伟哲表示,全球黑面琵鹭只有4,800余只,其中约60%会来台湾度冬,到台南地区度冬多达1,800余只,占全国66%左右,显见台南市政府在湿地环境优化努力逐渐显现成效。
“黑琵先生”王征吉长年拍摄、研究黑面琵鹭生态,他说,黑面琵鹭来台度冬的数量屡创新高,已经连续6年超过2,000只,相当不容易,证明了台湾保育工作做得相当好,保育成果在国际上获得极高评价。
除了黑面琵鹭来台南的湿地度冬,全球估计不到1,500只诺氏鹬及不到500只琵嘴鹬,今年分别从11月起出现在将军区的七股盐田重要湿地度冬、觅食,造成国内外轰动,吸引许多爱好鸟类生态摄影的人士追踪拍摄。
拍鸟俱乐部会长黄蜀婷指出,出现在将军区湿地的诺氏鹬和琵嘴鹬数量虽然只有1、2只,但是因为这2种鸟类在全球数量都非常少,被列为濒危鸟种,所以引起国内外生态保育界高度关注。
台南市政府农业局长谢耀清表示,划设湿地不应限制地方的发展,湿地生态若能善加运用,结合地方产业发展休闲旅游,可以让湿地功能多元化,为地方带来旅游人潮,同时为地方产业带来商机。
谢耀清说,未来农业局将更努力进行湿地保育及栖地优化,并将生产、生活、生态结合,除了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藉湿地旅游为地方产业增加市场,带动地方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