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拓荒者尉天骢84岁辞世 一生体现文学关怀

发布时间:2022-04-04

文坛拓荒者尉天骢17日在台北万芳医院病逝,享寿84岁。   图:翻摄自公益信托星云大师教育基金youtube

文坛拓荒者尉天骢今晨病逝于台北万芳医院,享寿84岁。尉天骢长年投身教育,作育英才无数,以作家与文学评论家身分更大放光芒,主张文学应面对生活,培育出许多文坛名家。

尉天骢生于1935年,原籍江苏砀山,1949年来台,在政大中文系所担任教授。从50至80年代,倾力兴办文学相关杂志、主持编务,是台湾文坛重要的拓荒者与传播者。之后任教于政大,孕育莘莘学子,许多学生也都是文坛的中流砥柱。

身为作家与文学评论家的尉天骢早年投入台湾现代文学运动,1970年代起,提出以台湾为基点,摆脱政治束缚,创建人性的文学,并主张文学应面对生活,面对社会,反映社会各阶层人民。

尉天骢倾力在文学杂志,曾担任“笔汇”月刊主编,更创办“文学季刊”,许多文学大家也都是在文学杂志上发迹,像是陈映真、王祯和、黄春明、子于、七等生等人,都是在这股文学的潮流中脱颖而出。

2011年,尉天骢的散文作品“回首我们的时代”,刻写近代台湾文坛23位作家的文情轶事,是作家与作家间最深情的记忆之书,反映这些作家的创作养分,不外乎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

尉天骢在2014年出版“荆棘中的探索”后,7月在家附近步行时遭摩托车冲撞,当下昏迷,历经大手术后住院一段时间,休养复健至今,必须以轮椅行动。

即使行动不便,尉天骢仍未忘情文学,日前才将1970年出版的“到梵林墩去的人”重新集结成新版,他更亲自出席分享会,与久违的读者、作家朋友们见面谈作品。

国立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讲座教授陈芳明是尉天骢在政大教书时的后进晚辈,他从不讳言自己是打从心底崇敬尉天骢。认为尉天骢那一辈的作家,带著台湾文学经过荒凉的时代。“不因为时代过去就丧失文学价值,每个世代的人都能阅读它”。

乡土文学大家黄春明则不只一次提过,在文学界和路上尉天骢是他的恩人跟贵人,如果没有尉天骢,今天的黄春明不知道会在哪里。从两人过往交情,体现早年生活穷困,文人却相濡以沫的相知相惜。

才华洋溢的尉天骢,评论文学铿锵有力,也创作过许多作品,一生致力研究与教学,却以温婉的面貌与人来往。过往谈文学、抱负、理想与创作日常,都在在应证他提及作家的内在,都是来自人与人的关怀。

 

1970年代起,提出以台湾为基点,摆脱政治束缚,创建人性的文学,并主张文学应面对生活 日前才将1970年出版的“到梵林墩去的人”重新集结成新版,他更亲自出席分享会 过往谈文学、抱负、理想与创作日常,都在在应证他提及作家的内在,都是来自人与人的关怀。 如影片遭下架或移除请见谅。 行政院长苏贞昌曾在超越基金会的“超越讲堂”里,邀请政大教授尉天骢、文学家黄春明就“回首我们那个时代”对谈。   图:林朝亿/摄影(新头壳资料照)